中文
|
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 Avastin)是一种重组的人类单克隆IgG1抗体,通过抑制人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而起作用。也就是说贝伐珠单抗可结合VEGF并防止其与内皮细胞表面的受体(Flt-1和KDR)结合。在体外血管生成模型上,VEGF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可导致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在接种了结肠癌的裸(无胸腺)鼠模型上,使用贝伐珠单抗可减少微血管生成并抑制转移病灶进展。
临床研究
有两个随机的临床研究用于评价贝伐珠单抗联合以5-Fu为基础的化疗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贝伐珠单抗联合IFL方案静脉推注。 病人随机分配到三个组:第1组为IFL静推+安慰剂(伊利替康125 mg/m2静推,5-氟脲嘧啶 500 mg/m2静推,四氢叶酸钙20 mg/m2静推,每周1次,连用4周,6周为1周期);第2组为IFL静推+贝伐珠单抗(5 mg/kg每2周1次);第3组为5-FU/LV+贝伐珠单抗(5 mg/kg每2周1次)。接受5-FU/LV+贝伐珠单抗5 mg/kg治疗组在无进展生存期方面显著好于未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组。在总生存期和总有效率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接受5-FU/LV+贝伐珠单抗10 mg/kg治疗组在疗效方面与未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组没显著性差异。
贝伐珠单抗主要的不良反应
在研究1,IFL+安慰剂组中,396名患者中有1名(0.3%),IFL+贝伐珠单抗组中,392名患者中有6名(2%),5-FU/LV+贝伐珠单抗组中,109名患者中有4名(4%)出现胃肠穿孔,有些甚至是致命的,这些并发症可伴或不伴腹腔内脓肿,并可发生于治疗期间的任何时候。另外,IFL+安慰剂组中,396名患者中有2名(0.5%),IFL+贝伐珠单抗组中,392名患者中有4名(1%),5-FU/LV+贝伐珠单抗组中,109名患者中有1名(1%)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伤口开裂。有1例患者(研究1共有501名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在术后超过2个月时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出现了吻合口开裂。
在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出现两种不同的出血情况。最为常见的是轻微的出血,主要表现为1级鼻出血;第2种情况为严重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大出血。严重的出血事件最初出现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中,这提示了贝伐珠单抗不应被批准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在停用治疗4个月后,26名接受IFL+贝伐珠单抗治疗中的18名,10名接受IFL+安慰剂治疗中的8名仍有持续性的高血压。在所有的临床研究中(n = 1032),有17名患者出现高血压或高血压加重而需要住院治疗或停用贝伐珠单抗治疗。
在研究1,相对于IFL+安慰剂,接受IFL+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蛋白尿(尿蛋白为+或更高)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均有升高。IFL+安慰剂治疗组中有14%的患者出现尿蛋白为++或更高,IFL+贝伐珠单抗治疗组有17%的患者出现,5-FU/LV贝伐珠单抗治疗组有28%的患者出现。
44名同时接受贝伐珠单抗和蒽环类药物治疗的受试者中有6人(14%)发生,在299名曾经接受过蒽环类药物或左胸壁放疗的受试者中有13人(4%)出现。在另一个对照研究中,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化疗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单纯接受化疗组。
做为一种治疗用的蛋白质,必然存在潜在的免疫原性,因为检查方法对检测低滴度抗体还没有足够的敏感性。500名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主要是和化疗联合)的患者的血清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没有高滴度的抗贝伐珠单抗抗体存在。由于免疫原性的数据高度依赖于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检测阳性率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样品处理,样品收集的时间,同时进行的治疗以及潜在的疾病。
结论
在贝伐珠单抗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配合化疗进行使用,能够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但是贝伐珠单抗在应用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比如常见的高血压、蛋白尿、血栓形成、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对于更好的发挥贝伐珠单抗的疗效是必要的。
财神争霸生物
药物浓度监测全自动化学发光解决方案
相关推荐
微信咨询
电话咨询